2019—2020学年上海海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进情况-全讯备用网

索取号:g010-0403000-2020-0022发布时间:2020-09-17发布部门:技术转移中心

一、制度建设方面

《上海海事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实施细则(试行)》(沪海大委[2019]54号)于2019年9月正式发布。其中文件第十七条规定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前提下,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允许学校和科研人员共有成果所有权,授予科研人员可转让的成果独占许可权。科研人员主要利用学校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学校通过内部规定或者与科研人员的约定,明确科技成果归属。根据文件精神,技术转移中心制定相应探索改革的配套试点文件,目前已遴选两项科技成果物流工程学院吴卫民教授的“基于磁力丝杆的波浪发电装置”和信息工程学院姜胜明教授的“动态开放式无线智能组网技术”作为明年探索试点的重要工作。

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上海海事大学2019-2020学年科技成果转化统计表

序号

科技成果负责人

知识产权

成交数量

成交金额

交易方式

1

陈海龑

2

20000

专利转让

2

褚振忠

2

20000

专利转让

3

胡以怀

1

18000

专利转让

4

刘伯洋

1

30000

专利转让

5

张玉良

1

30000

专利转让

6

刘海威

3

50000

专利转让

7

郝杨杨

8

2500000

作价入股

8

许晓彦

1

750000

作价入股

 

 

 

 

 

 

 

 

 

 

 

 

 

 

 

 

 

 

三、政府项目申报

上海海事大学申报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上海海事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开展期为三年,2019年度项目顺利结题并获得了资助补贴。项目建设任务中,比较突出的工作包含:挖掘市场技术需求,反向培育2项成果成功转化(作价投资);根据专利资产盘点,遴选2项高价值专利进行重点培育和技术市场竞争情报分析。7项科技项目获得“助推计划”支持,2项科技项目获得“创新券”资助服务,我校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与以色列海法自动化码头成功签订技术转移项目;成功举办两届创新大赛。

四、技术转移专业化人才培养

2019年7月9日-11日,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联合上海市教委科发中心、上海市科委创新服务处、上海市技术转移协会等部门机构,开展上海为期三天的技术经理人培训。主要培训课程围绕海洋科技海洋经济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专业知识(如:机器人、人工智能、海洋互联网、大数据、光电子传输、知识产权布局、重大全讯备用网的介绍以及转化的关键要素等课程)。主要从事海洋科研工作的高级技术转移人才和管理人员,以及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从事海洋领域教学和科研的老师,合计培养45人。

12月4日,特邀请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杨思军来校作《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经验与大学科技园的联动机制分享》。杨思军主任主要从成果转化的现实需求、欧美成果转化经验、中国高校成果转化现状、南京大学成果转化与科技园的联动机制以及转化的难点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专题分享。学校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二级学院的科研秘书以及科研相关师生代表30余人聆听了报告。

目前机构的全职且拥有技术经纪人证书队伍为6人。在学校各学科领域中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专业化队伍建设过程中,聘请了外部兼职技术经纪人5人,涉及知识产权、法律、财务、商务对接、政策咨询等领域。在学校现有人才资源中,挖掘愿意且条件符合的科研教师队伍、实验员、研究生等高端人才,以培训和帮教的方式,培养一批后备技术经纪专业化人才队伍。

五、经典案例

科技成果“冷藏集装箱全球监控系统”作价投资成立科技型公司

该项目以物联网领域的科技创新为驱动,面向集装箱运输链上的参与者提供集终端设备、数据平台、ai产品及服务于一体的完整的智能物联网全讯备用网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全程运输链的实时追踪定位,满足客户对业务监管、资产监管、数据监管的需求,增加客户粘性。项目符合集运端到端的发展方向和提供集装箱运输货物全程可视化追踪的数字化应用需求。iot大数据的积累和应用可有效降低集装箱等设备资产的闲置率,并通过实时位置信息的获得,为共享集装箱方面的技术研究提供可能性。

上海海事大学科研团队自2012年10月开始启动冷藏集装箱全球监控系统的研发工作,于2013年6月研制出第一代冷藏集装箱智能监控终端设备,并通过与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合作实现12条国际远洋航线的实测。经过2014年全球网络接入研发与测试后,于2015年获得了交通运输部“国际海运物流安全监控的箱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实现”等科技创新项目支持,项目研发和应用步入快车道。项目研发过程中,形成一套新设备“冷藏集装箱智能监控终端设备”,一套新平台“国际海运冷链安全监控与管理平台”,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终端设备安装于冷藏集装箱内部,采集作业过程中的经纬度、速度、设定温度、送风温度、回风温度、湿度、故障代码等信息并回传。同时,设备支持zigbee自组网,允许工作人员通过专业手持设备进行无线巡检。平台提供实时监控、历史轨迹、历史温湿度、预警提醒、到港提醒等功能,并与

业务系统实现数据互联,实现海运冷链物流的全过程状态信息透明、货物信息透明、流程信息透明,形成一整套国际海运物流安全监控的箱联网全讯备用网的解决方案。

校技术转移中心针对该项科技成果先是邀请专业第三方进行知识产权竞争情报分析,以及由技术专委会对成果的市场产业化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可行论证的,再要求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然后通过技术转移中心的战略合作方平台渠道对外发布该项科技成果以及合作方式;转化小组(由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和科技成果负责人组建)与战略合作方中运海运集团所属公司进行商务洽谈、成果定价、合作模式、以及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等,最终报学校校长办公会审议。

最终,“冷藏集装箱全球监控系统”作价250万元与鑫三利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东方设备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上海海联智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为1000万。学校所占股权比例的70%奖励给该科研团队,最终投资机构占公司股份的75%,科研团队占公司的17.5%,学校占公司股份的7.5%以无偿划拨给上海海大技术转移公司代为持有。

该成果转化应用领域包括船东、箱东、货主、铁路承运人、公路承人、码头、保险公司等。合资公司的冷藏箱物联网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领先性。

 

发布日期: 
2020-09-17
发布部门: 
/
网站地图